去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論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深入開展“昆侖”專項行動,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侵權假冒多發的重點領域,依法嚴打各類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積極推動綜合治理,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2021年,公安機關共偵破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偽劣商品犯罪案件2.1萬起,公安部掛牌督辦的83起重大案件全部告破。

工作中,公安機關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全環節、全要素、全鏈條”打擊的工作要求,依法嚴厲打擊食品藥品、兒童用品、建筑材料、電氣設備、汽車配件等領域的突出犯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持對各類市場主體平等保護,依法嚴打各類涉企知識產權犯罪,健全快速偵辦機制,開展“惠民利企”調研走訪,做好涉企積案清理,解決好企業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嚴格規范執法,依法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密切與行政執法部門協作,完善線索通報、案件移送、信息共享等工作機制,切實提升執法效能,有效推動綜合治理;加強與檢法機關溝通,研究完善入罪標準、法律適用,統一執法、司法標準;強化與行業主管部門政策協同,針對直播帶貨、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中的突出問題,及時打擊非法、有效保護合法,服務、規范行業健康發展。加強專業執法隊伍建設,加強大數據智能化應用,提升線索發現和精準打擊能力,深化科技培訓體系建設,扎實抓好食藥偵民警實戰大練兵,著力提高一線實戰水平。

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負責人表示,公安機關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開展“昆侖2022”專項行動,不斷加大對各類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打擊力度,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全力服務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公安部公布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十起典型案例

全國公安機關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深入推進“昆侖”專項行動,依法嚴打各類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破獲了一大批侵權假冒犯罪案件,有力打擊震懾了此類違法犯罪活動。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公安部公布10起典型案例。

一、打擊侵犯北京冬奧會知識產權犯罪典型案例。2022年1月,北京市公安機關根據網上摸排線索破獲“1·01”制售盜版“冰墩墩”“雪容融”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打掉制假售假窩點6處,并深挖發現30余條網上網下線索。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浙江、江蘇、福建、陜西等10余省公安機關聯動出擊,集中破獲一批侵犯冬奧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為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創造了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法治環境。

二、打擊危害公共安全假冒偽劣犯罪典型案例。2022年3月,廣東省揭陽市公安機關根據行政執法部門移送的央視“3·15”晚會曝光線索,及時破獲一起制售偽劣電線電纜案,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查處3家違規生產企業,查獲一批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電線電纜,并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最大限度消除公共安全隱患,切實維護了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三、打擊危害民生安全侵權假冒犯罪典型案例。2022年2月,安徽省池州市公安機關根據行政執法部門移送線索破獲“9·14”系列制售假冒品牌機油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打掉制假售假窩點6處,查扣假冒品牌成品機油1000余箱、原料油4.1噸,打掉流向多地不法汽車修理店的銷售網絡,及時阻斷涉案假冒品牌機油流向市場,切實保障消費者駕乘安全。

四、打擊侵犯商業秘密犯罪典型案例。2021年3月,遼寧省沈陽市公安機關根據舉報線索破獲“8·18”侵犯商業秘密案,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打掉通過內外勾結方式竊取某機械公司設計圖紙和參數數據等企業核心技術信息的犯罪團伙,有效避免了企業商業秘密進一步泄露。

五、打擊利用直播帶貨售假犯罪典型案例。2021年6月,山東省菏澤市公安機關根據網絡平臺提供線索破獲“6·16”假冒品牌服裝案,打掉通過“網紅”直播帶貨,利用工廠直銷、庫存清理等噱頭誘騙消費者,以假冒品牌冒充正品的欺詐式售假犯罪團伙,抓獲包括8名“網紅”在內的37名犯罪嫌疑人,有力維護了網絡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六、打擊侵犯影視作品著作權犯罪典型案例。2021年12月,天津市公安機關根據行政執法部門移送線索破獲“12·15”侵犯著作權案,關停傳播盜版《長津湖》等熱播影視作品的侵權網站及其應用程序,封存各類影視作品7.8萬余部,及時遏制盜版影視作品擴散傳播,有效凈化了版權市場運行環境,切實服務文藝創作與繁榮。

七、打擊侵犯民營企業知識產權犯罪典型案例。2021年5月,江蘇省泰興市公安機關根據舉報線索破獲“7·29”制售假冒品牌光通信模塊案,打掉生產、包裝、倉儲、銷售犯罪全鏈條,抓獲犯罪嫌疑人30名,搗毀犯罪窩點15處,查扣假冒國內民營企業品牌光通信模塊17萬余個,切實保護了企業合法權益,有力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八、打擊侵犯外商投資企業知識產權犯罪典型案例。2022年1月,福建省龍巖市公安機關根據舉報線索破獲“1·10”制售假冒品牌運動鞋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搗毀制假售假窩點6處,繳獲大量假冒外商投資企業品牌的運動鞋及商標標識,依法保護了外企在華合法權益,為服務高水對外開放營造了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九、打擊危害糧食安全假冒偽劣犯罪典型案例。2022年1月,吉林省長春市公安機關根據工作發現線索破獲劉某等制售假玉米種子案,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現場查獲一批假玉米種子,及時會同相關部門追繳已售出假種子,有效避免農民群眾因購買使用假種子而造成損失,切實保障春耕生產。

十、打擊化妝品領域侵權假冒典型案例。2021年9月,河南省駐馬店市公安機關根據工作發現線索破獲一起制售假冒品牌化妝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現場查獲假冒品牌口紅、面霜、香水等化妝品1.3萬余盒(支)及假冒包材、商標標識一批,打掉一個涉及20余省的售假犯罪網絡,有力維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確保群眾買得放心,用得安心。